第一百章 满分,10.0分!

第100章满分,10.0分!

最后一所学校虽然很是不情愿,但也在陈秋等人上台后,想了许久,最终还是选择了上台。

即便在场的人流逝了差不多五成,很多位置都空了下来。

但是他们并没有就这样放弃。

不仅如此,他们还用尽全力去演奏出他们最好的状态。

虽然说可能实力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整体的表现上也没有那么尽如人意,可在场的观众依旧给予了他们最为热烈的掌声,以此来结束了整场全国大赛。

而众人也在这时,各自回到了各自的学校那边,等待最终的成绩。

这一场比赛的全程是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大赛,是由官方举办的一场比赛,所以即便在场的很多人都已经确定了海音二团将会夺得冠军,分数也不是当场出来的。

他们需要核验,然后向上通报,最终才会将奖状以及荣誉发回各自的学校。

毕竟,他们是代表学校出战,而并非是代表自己。

即便说在学校里可能大家都会将这个荣誉归给海音二团,可是在学校之外,大家还是认为这个荣誉是海音的。

就像现在那群其他各个地方的指挥都在那边吐槽的一样。

大家吐槽的都是海音,而并非是单指海音二团。

陈秋以及二团的众人自然而然也是知道了这件事。

陈秋以及负责整体行程规划的李安国李教授两人给众人放了一天的假,让大家去京城各个地方闲逛,自己去玩一圈后,第二天早上六点不到,便带着众人坐上了从京城返回海城的第一班飞机。

而坐在从京城去往海城的飞机上,陈秋吃到了他有史以来最为震惊的机上早饭。

老京城羊肉大葱馅火烧。

听上去像是一个烧饼,可是打开来一看,居然是一个汉堡?

两块面包之间夹着一整块的羊肉大葱馅的肉饼,上面居然还夹了一块芝士。

整体吃起来的感觉并不是像是那种普通的机上盒饭,吃起来一点味道没有,没啥意思,正相反,这汉堡,不对,这老京城火烧吃起来有滋有味的,甚至还能吃到很浓郁的羊肉味以及肉馅里面的孜然味。

虽然比较少,但是吃起来的感觉还算不错,甚至让陈秋略微有些回味,甚至还想要再来一个。

当然,这个只是一个小小的念头,等陈秋还有海音二团的众人下了飞机,重新踏上了海城的土地后,他便再也没有了这样的想法,只想要赶快回家睡一觉,好好休息休息。

累。

实在是太累了。

并不是因为大早上六点多就爬起来赶飞机累,而是之前参加全国大赛时候,一直紧绷着的精神终于放松下来,之前所有的一切疲惫全部都涌上心头后的累。

不仅仅是陈秋,包括乐团内的其他人也同样如此。

对此,李教授也没有拦着众人继续训话的念头。

他只是将众人全部聚齐,再次点了一下名字,确认所有人都在,包括经常迟到的芮佳都在之后,他便挥了挥手,让众人自己散去。

着急回去的就去坐磁悬浮,多花点钱过去。

不着急的,就去坐地铁,慢悠悠地回去。

反正就是自己想办法,现在他的任务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就是等教育部那边给的通知了。

看看他们最终能够拿到一个什么样的成绩。

对此,众人并没有什么意见,大家也都各自组成小组小队,从江东国际机场慢悠悠地向着各自的目的地离去。

……

数日后。

海城和声交响乐团后台。

陈秋从自己家十平米不到的卧室中醒来,习惯性的刷牙漱口,然后一边给自己泡一杯豆浆,一边打开放在一边的录音机,播放起他从李教授那边要到的他们全国大比演出录音听了起来。

听着耳边的录音,陈秋一边点头,一边抿着杯中的豆浆,神情满是悠闲。

全国大比已经结束,他在这几天狠狠地休息了一阵子。

每天除了听他们之前的录音,寻找他们乐团的漏洞之外,每天的事情就是发呆,晒太阳,睡觉,听顶级大佬的录音。

除此之外,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

只是享受生活,享受音乐。

这样的日子简直悠闲到了陈秋以为他都已经退休了。

虽然这个浪费生命的日子总是会感觉内心充满愧疚,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日子是真的爽!

再加上学校里知道了他们在全国大比的成绩,对此十分满意,几乎没有任何事情安排给他们。

陈秋日子过的就更为悠闲了。

而这些日子里唯一一个让陈秋比较震惊的消息,便是他们学校的学生傅调,成功获得了今年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的冠军,甚至还获得了最佳协奏曲。

这就有点厉害了。

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啊,就算陈秋是学习指挥的,对于其他行业没有那么关心,他也差不多知道肖邦国际钢琴比赛是全球专项钢琴比赛之中,含金量最高的一批比赛,甚至没有之一。

陈秋他还只是带着学校二团的那群吊车尾拿下了全国大赛冠军,人家就开始自己全球比赛跑拿下全球冠军了。

除了傅调之外,单簧管那边也有一个人获得了全球性质顶级音乐比赛的大奖。

因此,学校的官方公众号那边便发表了一个双喜临门的贴文,恭喜我校师生成功在国际大奖赛上斩获奖牌。

对此陈秋只是略微有些羡慕,但是也没有多想什么。

毕竟指挥和独奏不同。

独奏那些专业基本上就是成名要趁早,毕竟他们除了吃对音乐的理解还有意识之外,他们还看中一点,就是演奏者的身体机能。

他就有点像是电竞选手,很吃年龄。

你除非你对于音乐的理解还是意识的增长能够跑赢你身体机能的衰减,否则很有可能会陷入那种年少成名,但是长大后却伤仲永的情况。

这还不是练习不到位所导致的,这更多的是看你的理解,看你能不能思考的更深,更透彻。

而指挥行业则是不同,他其实并不特别吃所谓的身体机能。

毕竟你又不是上台跳舞,你要那么强的身体机能做什么,你能够将自己想要的效果给展现出来,那么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一笔一划地地练习着标准的指挥动作,搞得和一个机器人似的。

相比较独奏,指挥其实更像是一个吃经验的机能。

越老越妖,年龄越大,对于音乐的掌控也会更为娴熟,你也越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便很多指挥大赛上,就算那些年轻的指挥能够拿奖,但是却没有特别年轻的指挥能够担任大团指挥的主要原因。

并且,就算某些年少成名的指挥家,在后来者的访谈中,他们其实也不看好年少成名这件事。

比如指挥家伯纳德海丁克在访谈中就曾经提到过。

他认为,指挥并不是那种特别适合年轻人去从事的活儿。即便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和国际知名的乐团合作,但直到现在,他每次想起自己年轻时候,却依旧会彻夜难眠。

“一个毫无人生经历、音乐体验的,乳臭未干的小子,怎么可能胜任指挥这样的角色?虽然说我挺过来了,但是我那个时候的的媒体没有像现在这样疯狂,我依旧可以独自钻研我的音乐,而并非被媒体摆布,在媒体的灯光下表演他们想要的形象。”

就连他都觉得那些指挥大赛里崭露头角的指挥并不太适合成为一名顶级乐团的指挥,就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指挥大赛对于一名指挥而言,其实更像是对于他排练技能的比赛,而并非对于他指挥能力的比赛。

而一名指挥,所需要的并不仅仅只是他排练的能力,更多的则是他对于乐团的掌控,还有对于乐团的塑造。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