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织机

由鞑靼与瓦刺联合入侵大乾的战争,刚刚抵达边境,都没有开始进攻就被大乾大败。

虽说损失的只是鞑靼与瓦刺的先头部队,但在见识到大乾恐怖的火炮威力后,鞑靼与瓦刺的最后一点想法也消失了。

瓦刺退的最快,反正瓦刺与大乾之间还有鞑靼部相隔,有着鞑靼部的缓冲,就算大乾再怎么厉害,也是由鞑靼部承受着。

李蔷是悄悄来,也是悄悄回京的,整个过程中没有人知晓他就在战场旁观看。

几天后,宣府镇大捷的八百里加急就到了京城,让京城陷入了欢庆之中。

所有人都为大乾的强大而自豪,这一次鞑靼与瓦刺来袭,却是被大乾轻易打败,这让所有人清楚了大乾军队的强悍。

同时,李蔷这个执政的太子名声大涨,这种大胜在人们看来都是太子李蔷的功劳。

李蔷又一次缺席了早朝,依然是由林如海代为主持。

他这一回正在东宫的侧殿内,这里有着更为重要的事,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侧殿内竖立着一台高达三米的巨大机器,这就是新打造出来的蒸汽纺织机。

三位正五品大匠站在李蔷身旁,骄傲的看着面前的大家伙。

工部为了这台蒸汽纺织机,可以说是调动了极大的资源,这到底是太子李蔷关注的重要任务。

蒸汽纺织机发出震耳欲聋的噪音,但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没有在乎。

李蔷惊叹大乾工匠的能力,眼前的蒸汽纺织机已超过了前世第一代蒸汽纺织机的水平。

前世第一代蒸汽纺织机只省去了上下挑线这一繁琐环节,还是需要人工投梭,这使得一名工人最多只能操作两台蒸汽纺织机。

但眼前的蒸汽纺织机除了需要人工安置线卷外,可以做到完全自动化。

李蔷也可以理解,眼前的蒸汽纺织机,已经算是动用了整个大乾最好的能工巧匠,整合了大乾多行业的顶尖人才参与制造。

这种举国之力制造出来的蒸汽纺织机,自是比某個企业制造的蒸汽纺织机要更为精巧。

“蒸汽纺织机产量可测算过?”李蔷向一旁的大匠问道。

“我等试验时,这样一台蒸汽纺织机一天十二个时辰不停的情况下,一天可以生产差不多30匹布!”吴大匠躬身回道。

大乾的计算方式,一匹等于十丈,等于一百尺,换算成前世差不多33米。

也就是说,一台蒸汽纺织机一天的产量差不多在一千米左右,这个产量已是超出了李蔷的预想。

“蒸汽纺织机可能稳定工作?”李蔷又问道。

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如果蒸汽纺织机不能稳定工作,那还不能投入工作,还需要很长时间改进。

“这台蒸汽纺织机连续工作了二十日,才敢上报殿下的!”吴大匠回道。

李蔷终于明白为何蒸汽纺织机的研究时间长了,这是连测试的时间都算上了。

“很好,本宫需要一千台蒸汽纺织机!”李蔷满意的点头说道。

三位大匠被这个数字吓住了,要知道蒸汽纺织机在他们看来是极为庞大的机器,制造十台他们都认为是不小的工作量了。

谁知道太子李蔷一开口就是一千台,这让他们一时之间都不知如何说了。

“也不是要你们一下子就将一千台蒸汽纺织机全部造好,可以一台台的交付,借这次机会,在京郊建一座专制造蒸汽纺织机的加工作坊,招收大量人手进行培养,以后还有更多的机器需要制造,正好培养人才!”李蔷见他们被吓着了,笑着说道。

三位大匠想象到那种场景,能够制造一千台蒸汽纺织机的工坊,需要多少人参与,那将会是何等的壮观。

他们细细想来,其实李蔷需要一千台蒸汽纺织机的任务,也不是什么太过艰难之事。

有着李蔷设计的测量工具,只需要让人将每一个零件根据尺寸制造出来,合格的就可以进行组装,核心部分由经验丰富的匠人来制作,其余就由学徒来制作。

“此事本宫会让大通钱庄出面建造工坊,招收人手,你们与大通钱庄配合好就行了!”李蔷想到面前的只是工匠,他决定道。

“听殿下吩咐!”三位大匠松了一口气,躬身说道。

李蔷将目光重新落在了蒸汽纺织机上,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蒸汽纺织机,将会留在皇宫之中,当成一件纪念品。

虽说有些浪费,可以他的财富,这点浪费算不得什么。

“制造蒸汽纺织机之事,交给你们的弟子来办就可以了,相信有了图纸的情况下,他们能够做好!”李蔷接着说道。

“我等一共有十二名弟子参与了蒸汽纺织机的研究,在制造蒸汽纺织机上不成问题!”江大匠这时出言肯定道。

“那就好,本宫还有任务要交给你们,你们的任务更为重要!”李蔷点头说道。

三位大匠眼睛中发着光,他们自从参与到了蒸汽机与蒸汽纺织机的研究制造,就知道他们所制造出的机器,绝对是天下独一无二的,远远超出大乾的水平。

这对于一直钻研这方面知识的他们,有着无法想象的吸引力。

“看看此物,本宫称之为蒸汽车!”李蔷取了一张设计图出来说道。

他这一回给出的设计图,只有一些重要的部分,比如轴承、万向节、刹车、离合器、方向盘等等比较成熟的技术。

特别是轴承,如果不将这个研究出来,以后很多机器的运转都很难顺利。

其实李蔷现在所做的,就是通过这种研制工作,强行让大乾工匠掌握机器制造的技术。

真正将蒸汽车制造出来,那么大乾工匠们再制造其它机器时,就会轻松很多,也减少了李蔷的参与。

三位大匠接过了蒸汽车的设计图,这个设计图的复杂程度超过了蒸汽纺织机。

蒸汽纺织机中纺织机的部分,可是有现成的纺织机可参考的,还有着制造纺织机的工匠参与其中。

而蒸汽车就完全是重头开始,没有半点可以参考的经验。

不过三位大匠还是兴奋的带着设计图离开了,他们如同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东宫侧殿的蒸汽纺织机也停止了工作,已织出的十余米布匹就留在了蒸汽纺织机上。

“主子,两位中堂大人来了!”金冬进了侧殿,轻声通报道。

“让他们到这里来!”李蔷自是知道两位内阁大学士来的原由,他笑着吩咐道。

很快田大学士与林如海进了侧殿,他们还没有行礼,就被眼前巨大的机器惊住了。

“拜见太子殿下!”两人缓过神来,向李蔷行礼道。

“可是因为本宫没有上朝之事来的?本宫可是有着比上朝更重要的事要办!”李蔷笑着说道。

“殿下,这朝会可是官员们向您汇报政务,治理大乾的重要会议,您不参加朝会会让臣子们寒心的!这天下还有比朝会更重要的事?”田大学士躬身劝说道。

“田中堂,看看这台机器,你可知道它的厉害!”李蔷用手轻拍着蒸汽纺织机问道。

“老臣不知!”田大学士从蒸汽纺织机上残留的布,大体判断出这是一台织布机,但要说有什么厉害的,他是真不知道。

“它能够一天织三十匹布,一个人就可以操作至少四五台!”李蔷不无自豪道。

田大学士倒吸一口凉气,他用惊骇的目光看向面前的大家伙。

“此物真能日产三十匹布?”他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

林如海之前听李蔷说过,但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实物,并且这产量可比李蔷当初说的更多。

“本宫准备制造一千台,就在扬州设立织布工坊!”李蔷在蒸汽纺织机研究出来后,才向田大学士说出了自己的设想。

事实上扬州那边林如海已在做准备工作,只等蒸汽纺织机了。

“以一千台蒸汽纺织机的产量,会让江南的织户再无生计!”田大学士想到了一千台蒸汽纺织机投产后的问题说道。

“可以让这些人进入工坊来工作,扬州的工坊只是第一批,本宫还打算在各产棉花之地均建差不多规模的织布工坊!”李蔷接着说道。

对于一些人失去生计之事,站在他的立场上,并不会因这一点而去改变计划。

“以这种机器的产量,殿下真要实现了设想,怕是大乾吃不下这么多的布匹!”田大学士摇头说道。

要知道现在手工纺织的产量,都够大乾对布匹的需求了。

要是全换上这种高效的机器,那布匹将会多的在仓库中堆积。

“不会,本宫会将这些布匹卖到大乾之外,赚取外邦的钱财!”李蔷说出了自己最终的目标。

“殿下之想法,老臣有些跟不上!”田大学士苦笑着回道。

“这才是布匹,以后还会有其它物品,都可以通过机器来大批量的生产,用机器生产的物品价格上极为低廉,完全可以让外邦本国的同类物品无法竞争!”李蔷又说道。

“外邦怕是不会同意,极有可能加收关税!”田大学士对此很是清楚,指出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

李蔷露出了古怪的笑容,他想到了后世某个国家,就是将自家的东西卖到其它国家,哪个国家敢于加关税,那就派大军过去威胁。

“那就是大乾军队的事!”李蔷笑着说道。

田大学士张口结舌,哪怕他常年处理政务,也从未想过如此处理。

他想到了前几日的捷报,鞑靼与瓦刺联合大军被京营的一通火炮轰击直接打残了。

他不得不怀疑,太子李蔷是不是设计好了的,先是发展军队,让军队拥有强大的武力。

军队在有了强大武力后,就为了推销太子李蔷生产的商品,哪个国家敢于阻止商品的售卖,就要考虑大乾军队的威胁。

这与田大学士所学的儒学产生了强烈的意识冲突,他很想对太子李蔷说一句,这不是流氓行为吗?

“此物是大乾所有,还是殿下所有?”田大学士想到了一个关键问题,他问道。

“当然为本宫所有!”李蔷淡淡的回道。

“如此财富怎能系于一人之身,应当成立专门衙门来管理!”田大学士摇头说道。

他这会儿想到了蒸汽纺织机带来的巨大财富,这可是垄断大乾布匹行业,甚至是垄断大乾邻近国家布匹行业的超级生意。

太子李蔷原本所掌握的财富就已是极其惊人,再有这等财富,加上按照如此下去,还会有更多的这类机器出现,单是太子李蔷的财富就可能超出大乾的收入。

这笔财富实在是太过惊人,田大学士更希望掌握在内阁手中,天下用银子的地方实在太多,多出这笔持续的财富,大乾民众将会过的更好。

“这些生意都会由大通钱庄来管理,一切收入也会按照大乾的规矩交足税,总不能其他商人能够赚取布匹上的利益,本宫却是需要将属于自己的财富交出来吧!”李蔷不满的说道。

他内心很是不舒服,这银子还没有赚到,田大学士就惦记起了收入,还想将这生意收归朝堂。

“本宫想要在大乾律法中加上一句,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李蔷想了想说道。

“老臣现在无法答应,需要与内阁商量!”田大学士感觉自己头有些昏,他躬身说道。

李蔷摇了摇头,他也知道在大乾做出改变的难度。

他倒也没有着急,反正他有手段慢慢来改变。

内阁的权力也只有处理政务的权力,还需要加盖大乾皇帝之玺才能够生效。

他也就是给内阁面子,真要是他强行使用手中权力,强行发布律法,内阁也无法阻止。

内阁可是能够帮他做事,让他轻闲的机构,不能真让内阁离心。

所以李蔷并没有逼迫,由着田大学士施展拖延手段。

林如海并没有表达自己的看法,他的立场十分微妙,自身是太子李蔷的岳父,又是内阁大学士,等于是站在内阁与东宫的中间,他非常清楚自身的定位,是内阁与东宫的融合剂。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