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成交

第213章 成交

五年前,刘备与陆逊鏖兵夷陵,遣黄权屯兵万人于江北,防止曹魏南下趁火打劫。

刘备兵败之后,陆逊凭借东吴水军优势,迅速占据了长江,黄权孤军被隔绝在江北,无法西归。

可他又不愿投降东吴,只好选择率军北上,诣魏荆州刺史夏侯尚,投了曹魏。

曹丕待黄权极厚,拜为镇南将军,加侍中,封育阳侯。黄权部下,蜀南郡太守史合等四十二人,皆封列侯,其余为将军、中郎将者,多达百余人。

历史上,黄权最高做到了魏国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可谓位极人臣。

虽然再高的官爵,也类似于刘禅的安乐公,有点高级吉祥物的意味,并没有太大实权,但起码也能体现出黄权的能力与品格,是得到人们认可的。

即便他像吕布一样多次改换门庭,但那都是命运捉弄,都不是他的本意,所以也不影响他的口碑。

曹丕性格刻薄,喜欢捉弄人,屡次调戏黄权,只想听他吐槽一下刘备诸葛亮,但黄权总是机智地避而不言,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刘备和诸葛亮的不是,反而一有机会,就对二人大加赞扬。

黄权身在异国,却对前主矢志不渝的事迹传回成都,人人为之扼腕而叹,也让诸葛亮有了想要赎回黄权的想法。

不得不说,这个想法有点大胆。

而周默的想法,却是更加大胆。

除了黄权本人,周默还想赎回他当年带走的那一万士兵。

黄权是巴西郡阆中人,周默的老乡。当年黄权投降曹魏带领的一万人马,绝大部分都是益州本地人,而其中又以巴人最多。

这批人一直都在荆州军区,如今归于司马懿帐下。

古人乡土观念极重,五年过去了,想来无数个日夜里,这些士兵一定经常眺望西方,思念家乡。

周默在阆中老家,也听过见过许许多多的母亲,为她永隔两地的儿子日夜祈福。

一个母亲这样安慰自己说:“跟着黄将军投了魏国也好,虽然再见不上面,我起码知道他还活着。十五的时候,抬头望天,我们还能看到同一个月亮。不像去了猇亭的,全死了,没几个回来的。”

设法将黄权和这一批人全部换回来,就是周默此行的最终目标。

曹真思揣良久,却道:“镇南将军黄公衡与先帝甚厚,若无陛下亲自开口,我无权以他作为交换条件。此事当报告朝廷,才能决定。”

“不急。”周默道,“需要你报告朝廷的事,不只是黄公衡一个人,还有他当年带去你们魏国的一万益州籍士兵,现在还剩多少,我全要赎回。”

“一万士兵?”曹真惊讶道,“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你拿什么交换?”

周默道:“拿我们俘虏的,以及投降的伱们魏国关东籍士兵来交换。”

“你们有俘虏我们一万关东籍士兵这么多吗?”

“没有。”周默道,“一比二交换。你回去统计好人数,我换给你一半人。”

曹真嗤地一笑:“一比二交换,亏你能想得出来,这赔本买卖,我若答应了你,岂不是血亏?”

周默也笑了笑道:“据我所知,黄公衡当年带去魏国的兵,如今都在荆州,效力于司马懿帐下。而我们此番战役中俘虏的关东籍士兵,多是你曹子丹部将。就算血亏,亏的也是他司马懿,与你曹子丹何干?”

“你又如何能保证这些人回来还是我的人,而不是送给司马仲达?”

“堂堂曹大将军若连这点本事都没有,未免教人小看啊。”

曹真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如何?曹大将军可有决断?”周默问道。

“还有张儁乂。”曹真开口道。

“成交。”周默道。

最终,周默用夏侯楙清河公主一家,张合,以及四千多魏国俘虏,换来了黄权及其部将史合,庞林(庞统之弟)等八千多益州籍士兵,以及徐庶和颜斐家眷。

八千多人,几乎已经是当年那支万人部队剩下的全部了。另有一两千人,在这些年里,已经或病死或战死,永远埋骨他乡。

尽管离开家乡已经五年,尽管一些军官已经在魏国娶妻生子,但他们宁愿放弃这边的一切,也要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之地去。

这是一场双赢的交易,大家都很开心。

曹叡很开心,叔叔曹真不辱使命,赎回了自己的家人。那帮天天来哭丧的叔伯姑母宗室贵胄们,也终于消停下来。

尽管夏侯楙犯下大错,但以后不外派当官便是,没有什么比一家人整整齐齐,团团圆圆更珍贵的了。

曹真也很开心,不仅完成了朝廷的任务,还赎回了张合和四千士兵。有了这股力量,他便更有信心在来年的战争中,一举击败诸葛亮,收复关中失地。

徐庶也很开心,他本以为当年当阳一别,自己这辈子也就在曹营这样蹉跎下去了,没想到故友诸葛孔明竟还惦记着自己,不免老泪纵横。

黄权也很开心。当年不得已而投魏后,黄权虽表面上官高爵显,但实际上作为降将,他很清楚自己的处境,为了自己和自己带来的士兵们能够生存下去,他一直都是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其个中辛酸,只有他自己清楚。

他做梦也想不到,竟还有一天能够重回故乡,而且是携八千益州子弟重回故乡。

尽管如此,在真正回到蜀地之前,他激动的心情也不敢表露出分毫,只上书曹叡,称“一切唯陛下旨意是从”。

长安这边。

诸葛亮和周默也都很开心。

四千人换八千人,对于财大气粗的魏国,似乎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但对于丁口稀缺的蜀汉来说,完全是大赚特赚。

更何况还有徐庶、黄权、史合、庞林等人的回归。尤其是徐庶和黄权二人,那都是当今天下顶尖的人才。

夏侯楙和老婆清河公主,自然很开心。夏侯楙就是算准了曹家不会对自己夫妻弃之不顾,所以才敢无底线地顺从周默,叫开长安城门,迫使颜斐投敌,只为保住性命,有朝一日能够回魏。

至于全部家当都被周默给霍霍了,夏侯楙虽然心痛万分,却是屁也不敢放一个。还好清河公主安慰他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住咱们全家的命,比什么都重要。等我们回了洛阳,凭借我们的身份,再搞些家业,还不容易吗?”

夏侯楙默默点头,深以为然。

颜斐也很开心。周默兑现了他的承诺,让自己的全家老小免于牢狱之灾,自己的良心也终于可以安放。

张合也很开心,不仅每天食量大增,指定要吃周默送的那种驴肉,还恢复了操练的习惯,每日在院中打熬枪棒,锻炼筋骨,为重回战场做好准备。

最开心的,则莫过于益州的部分百姓了。

夷陵战后,他们的亲人远隔于异国他乡,虽未战死,但和死了也没有什么区别,今生再难相见。本已心如死灰,如今却忽然再次相逢,恍若隔世,如何能不叫人欣喜若狂,涕泪横流?

普天之下,可能唯有一家人,不甚开心。

魏国荆州治所,南阳宛城。

在朝廷的调兵令派下来之后,司马懿尽管内心颇有微词,但执行起来,却是不折不扣。

八千余益州籍士兵,早已打散分入各营,如今一个不落,全都被他统计出来,准备送归蜀中。

“父亲,凭什么?”司马师不满道,“凭什么四千人换八千人?又凭什么换来的人,都归了大将军。而送去的人,全出自我们营中。”

“住口,什么叫我们营中?”司马懿怒道,“这是大魏的军营,是大魏的军队!陛下想怎么用,怎么调遣,我们照着办就是了,哪里来的这么多牢骚?”

司马师很少见父亲如此大发雷霆,于是吓得不敢再说话。

良久,司马懿的气渐渐消了,开口道:“几千士兵,虽然也很可惜,但更为可惜的,是黄公衡。昨日他来见我,交谈之后,我才发现此人之才,当与刘子扬、蒋子通不相伯仲。”

刘晔、蒋济都是曹操的重要谋臣,司马懿将黄权比作他们,可见其对黄权的器重之深。

“像黄公衡这样的人才,足抵一万雄兵,当年刘备同武皇帝争汉中而得胜,皆出自其所谋也。吴蜀交战,我们渔翁得利,侥幸得之,却不能用之,这倒也罢了。可无论如何,也不该把他放回蜀国去啊。”

“那又该如何,陛下圣旨已下,父亲难道还能抗旨不遵吗?”

“倘若黄公衡心中还有一丝留意,我便有办法挽留。可倘若他去意已决,我也无可奈何了。”

翌日,黄权临行之前,来向司马懿辞别。

一番寒暄交谈,司马懿见黄权面色如常,言行端正,喜怒不形于色,爱才之心大起,不免更加痛惜他的离去,开口道:“蜀中像公衡这样的人才,恐怕不多吧。我料公衡回去,一定会受到诸葛孔明的重用的。”

黄权笑道:“没想到明公竟如此看重于我,实在愧不敢当啊。”

“既知我看重于你,为何不留下来?只要你点头,我自会去和陛下开口。”

黄权摇了摇头:“朝廷已经决定的事,明公还是奉旨行事为好,不宜过多干涉,以伤陛下之明。更何况,强扭的瓜不甜啊。”

“说的没错。”司马懿失笑道,“一定得知公衡将要离去,我心已乱,所以才会胡言乱语。”

黄权拱手告辞,司马懿望着他的背影,悠然惋惜道:“什么叫强扭的瓜不甜,看来,不过是西蜀之瓜更甜一些罢了。”

……

冀县城西,乱坟岗。

两匹黑马,并肩而行,缓步来到此地。

一匹马背上,是一名年轻的女子,正是王幼娘。而另一匹背上,乃是新进的征西将军姜维。

“小夫人,就是这里了。”

二人走到一座坟前,姜维开口说道。

这是仁摩罗的坟,因为身份的特殊原因,当时姜维无法给他立碑。而这一次来之前,他本想顺便刻一块碑带来,却被王幼娘拒绝了。

王幼娘神情激动,翻身下马,在坟前簌簌落泪,哀恸良久。

“薛礼和郭淮都已经死了。你的仇已经报了,可以安息了。”

“记得当年也是在此地,我在棺材里面,你在外面。你从冀县一路送丧,把我送来这里,埋了我,又把我挖出来,生死之事,仿佛儿戏。可能是当时惹怒了老天吧,谁能想到,今天咱们真的阴阳相隔,只不过你却擅作主张,顶替了本来属于我的位置。留我一个人在这人世,独自悲伤。”

“你说过,将来如果有机会,还是想回于阗国去,不想死在异国土地上。我当时以为你是后悔娶我,还狠狠打了你一巴掌,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你既已入赘我王家,将来就该随我一起,葬在我王氏祖坟里。”

王幼娘回忆起往事,破涕为笑,擦了擦脸上的泪痕,“你这辈子,就爱骗人。你都大难临头了,还要骗我先走,实在是坏蛋透顶,不能饶你。”

姜维也单膝跪地,倒了一杯酒,洒在坟前,低声道:“仁摩罗兄,你是个真正的英雄,我姜维能与你共事,是我这辈子的荣耀。对于你的遗孀王小夫人,我也会尽我的全力照拂她,保护她,以偿还我对你的亏欠和愧疚,请你放心走吧。”

“伯约兄弟,你不必如此介怀,你并不欠我什么。”王幼娘道,“相反,因为有你的勇敢果决,我夫君才不至于遭受郭淮的酷刑折磨,也才能像个英雄一样死去。我和他都应该感谢你才是。”

“小夫人能这么说,我很感动。”姜维道,“但是,我的愧疚,也是发自内心的。最近这两年,我经常都会梦见仁摩罗兄望着我那绝望的眼神。若能活着,没人想做这样的英雄。是我无能,没有办法救下他。所以,今后余生,也请小夫人不要拒绝我的好意。否则,我的愧疚,将往何处安放?”

王幼娘没有回答。

二人静静地在仁摩罗的坟前,烧了很多的纸钱。

“伯约,帮我一个忙吧。”

“好。”

“你帮我把他的棺材掘出来,再找几个人,我们带他回于阗国,把他葬在他的家乡。”

“好的。”姜维道,“如今雍凉平定,一路畅通无阻,此事并不难办。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你是朝廷重臣,事务繁忙,只要你有时间,我们随时出发。”

“不碍事。我向丞相写信告假,他一定会准允的。我们明日便启程,如何?”

“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