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影卫

好在,有林老太给配了健脾消胃的药,又喝了郑氏煮的花茶,谢远没有任何不舒适的地方。

却对林家的小龙虾起了浓厚的兴趣。

谢远:“这样的好东西,就是在京都也未曾见过,我看郑掌柜的店铺红火异常,有没有想过到京都开酒楼,那里达官显贵数不胜数,一掷千金者众多,不愁没有销量。”

“再加上林大夫手上还有琼玉膏的配方,更是京城名媛趋之若鹜的对象,蜗居在一方小镇,实在是浪费。”

将店面开在京都的打算,林家人有考虑过,原先因家中琐事繁多,一直搁置,如今倒有时间提上日程,好好商议一番。

谢远笑道:“开店说容易也繁琐,里头考虑的种种多如牛毛,在下于京都有些人脉,若有需要尽管开口,绝不推辞!”

林老太感激不已,热情招呼谢远在家住上几日,以尽一尽地主之谊。

可对方似有要事缠身,暂不得空。

好在赵小公子乐意在林家住下,张氏立刻给准备住处,还是跟从前一样,住在林四郎朝南的屋子里。

孩子一多,热闹声不断。

林老太原本还指望赵小公子来了,能收一收孙女爱玩的性子,安心坐下来读书习字,没成想,孙女一点没变,反倒将赵小公子拉着从白天玩到晚上。

又是逛市集买吃食,又是去莲花镇后山上掏鸟窝,打野果,一整天下来,根本见不到人影。

每日一大早,天吉和赵怀澈在院中交流比划功夫,常常蹲了马步,活络了筋骨,祥云和天福还没从床上爬起来。

等张氏进来照着二人屁股,一人来一下,他俩才心不甘情不愿爬起来用早食。

然后继续拉着天吉和赵怀澈一起,跑出去疯玩。

这日,祥云跟几个哥哥在家后头一片空地上玩蹴鞠,一不小心将球踢进隔壁人家院子里。

小子们找来石块和废弃的竹篓,想爬上墙垣看看情况。

天吉第一个翻身上墙头,还没等想到办法下去捡蹴鞠。

就见一道矫健的身影,如同一阵风般在耳边闪过,等回过神来蹴鞠已经回到院子外围。

而那道身影像是鬼魅般瞬间没了踪迹。

几个小子瞪大眼睛,不可思议,唯独赵怀澈一脸风轻云淡,见怪不怪。

解释道:“是家里派来保护我安全的,放心他们一直在暗处,非必要不会出现的。”

天吉的兴致一下子被提起来:“是传说中的暗卫吗?”

赵怀澈点点头。

祥云同样激动,神出鬼没的,看着就很刺激。

“这些天,他们一直跟在我们身后吗?一点没发现呢,好神奇!”她看了眼周围可以藏人的地方,从墙角到树枝后头,再到屋顶瓦片,觉得每一处地方都有可能藏了人。

祥云:“我也想有个神出鬼没,可以随时保护我的人,小忘哥哥,分一个给我吧。”

赵怀澈没有一丝犹豫:“好啊,我把他们喊出来,你选一个。”

祥云看着大街上时不时出现的行人,摆摆手,要是吓到人就不好了。

“就刚刚捡蹴鞠的吧,我看他功夫蛮好的。”

赵怀澈刚想抬手让人出来,就见面前的小丫头突然想到什么似的,拦住他的动作。

压低声音道:“那我如厕洗澡的时候,他们也能看见吗?”

见小少年没否定,祥云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算了算了,那岂不是一点隐私都没有。”

赵怀澈哭笑不得:“非礼勿视非礼勿听,是影卫的基本素养,大家不用顾及他们,很多时间我会忘了他们的存在。”

话虽如此,祥云还是不放心。

赵怀澈笑着掐了掐她粉嫩的腮帮子:“你既担心,等我回去了,给你选个功夫好的女影卫来,好不好?”

“好!谢谢小忘哥哥,你对阿宝最好了!阿宝最喜欢你了!”

天吉天福听了立马酸溜溜起来。

“呦呦哟,有了干哥哥,亲哥哥都不要了!”

天福更是学着祥云的音调,扯着小少年的衣摆晃起来:“小忘哥哥最好了,天福也喜欢你呢,人家也想要影卫。”

拿腔拿调的做派,配上他冲祥云做鬼脸的动作,气得祥云抬手就要跟他动手。

二人围着小少年上演一场,你追我赶的热闹场面。

打闹嬉戏没多久后,又兴致勃勃玩起蹴鞠。

方才捡蹴鞠的暗卫,已经隐藏在暗处,听到主子要将他被送给小姑娘时,一颗心都悬起来了。

还好,小姑娘瞧不上他。

不然真让他一辈子在这小破镇子上,守护个奶娃娃,还不如直接派他去执行甲级任务。

林老大那边的商船,在归整好采购的货物,终于踏上了回程的路。

一路上盗匪许是忌惮着,没有出面捣乱,只是在海上遇上两场大风浪,好在有经验娴熟的武先生坐镇,一切有惊无险。

商船顺利抵达六合镇码头,已经是五日后的事情。

祥云饭馆因为离码头近,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立刻有传话的带消息给林家人。

林家老弱妇孺都一股脑跑来码头接人。

林老大从商船上下来,正指挥着手下人将货物卸下来,就看到不远处急匆匆走来的林家人。

尤其是走在最前头的张氏,脚底下像是踏着风火轮,火急火燎小跑上前,就要检查丈夫身上有没有伤口。

“信里说你们此行遇上海匪,不少人受了伤,我瞧瞧,你是不是好好的!”

林老大当众被扒衣服,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忙拦着打趣:“夫人要扒我衣服,也得等晚上,这会儿大伙儿都瞧着,我是脸皮厚,你……”

话还没说完,张氏先给了他胸口一拳头。

见丈夫还能有说有笑,身上即便有伤也严重不到哪去。

商船上的货,主要是粮种和棉絮。

早在去吴江之前,林老大已经跟当地几家大粮食铺子拟定了协议。

船一到码头,立刻有粮食和布料铺子的掌柜跑来接应,每家每铺分多少量都是事先有定数的。

大伙儿是老实商人,干不出牟取暴利的事,加上是林老大去购置的货物,价格定位都很合理。

保证每人都有钱赚的情况下,百姓买到粮食和棉花的价格也公正。

不仅如此,林老大还将带回来的其他东西,倒卖给售卖的店铺。

除了私盐,是分到各铺子掌柜头上,再三叮嘱不能售卖,只能算是购买产品的赠与。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