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 要三万吨?那我还要缩减产能!

经过了短暂且漫长的沉默后。

张远致提出想去车间去看一看。

林阳满口答应。

毕竟以前生产小商品的工厂就在农家乐附近。

“不过,那里很久没人用,不知道流水线还好不好用……”

林阳有些心虚道。

看就看吧。

不一会儿。

一行人就来到了废旧的工厂车间。

“这就是生产t40碳纤维的生产线。”

上面的机械已经满是灰尘。

甚至有不少已经染上了铁锈。

而张远致却上前一步。

不顾机械仪器上的灰尘,亲自伸手触摸。

内心掀起波澜。

以前他亲自去和高卢鸡谈判,进口了一套t30的生产线。

专家们都希望在生产线上进行研究。

可最终还是未能获得成果。

最后这条生产线也报废掉了。

可现在。

t40碳纤维的生产线就安静的躺在这里。

“林老弟,我看着生产线有好几年没用过了吧。”

林阳点点头,承认道:

“已经四年多没用过了。”

“为什么啊?”

在场众人都疑惑不解。

看上去虽然锈迹斑斑,但他们作为华夏顶级研究员,一眼就看出来这些生产线绝对能用。

但现在被林阳当废品一样堆在这里。

要知道。

这套生产线要是给华夏军方,那别说铁锈,一点灰尘都不能落上去。

一天就能运转半天六个小时,其他时间休息。

看着众人疑惑的表情。

林阳解释道。

“一方面是因为这是几年前制作出来的生产线,工艺水平相对落后了,我才主动放弃它了。”

轰!!!!!!

就因为工艺落后,就不用了?

t40都工艺落后,那我们在研发什么?

“愁啊,农家乐刚开业的时候,我就想把这堆废铁卖了,但折腾一顿怕是连运到垃圾场的油钱都挣不回来,索性就丢在算了……”

林阳的话深深刺痛了每个研究员的内心。

我们苦苦追求的东西,在你这成废铁了?

“暴殄天物!这才是真正的暴殄天物!”

“真让他装了个大的,咱们抓耳挠腮都没办法研发出来的东西,被他当成废品了。”

“而且听这意思,他还真有更好的材料?”

张远致看着林洋目瞪口呆,心中波澜四起。

心说你可真是个败家子啊!

落后就落后,还要被嫌弃。

生产线要是能听懂人话,恐怕早就吐血身亡了。

再往内走。

偌大的机器出现在众人面前。

机器的操控台上,有着不超过十个的按键,上面的指令也是通俗易懂。

“一键装配”,“一键复制”,“一键制造”……

显然!

林阳的生产线已经做到了自动化!

“现在诸位看到了就是整体生产操控室。”

“当然,这是最开始的操控室了,还需要人在这里进行按键操作。”

听着林阳的介绍。

张远致等人都要馋哭了。

这么先进的操控室,还被吐槽需要按键操作?

这已经完美了好吧!

不少人已经趴在窗户上,贪婪地看着下面的机械设备。

“你这个机器是干什么用的,我怎么没见过,有什么用?”

此刻的张远致透过窗户,指着一台大型机器面前。

满头的问号。

再怎么着。

自己也是科研人员,对碳纤维的制作工艺也是研究过的。

这几天也没少看各种设备。

但现在他不知道面前这机器有什么作用。

其他人同样摇摇头,表示不理解。

林阳眉头一挑,解释道。

“这是鱼竿专用的垂钓测试,通过各种角度和力量来测试鱼竿强度。”

“毕竟那些剪切强度,弯曲啊什么的,都不符合实际。”

“既然是测试,就要尽量贴近现实!”

林阳义正言辞。

满脸一副“顾客是上帝”的样子。

一旁的张瑞明和张远致双双看呆。

一个农家乐老板,

不仅在“食材”方面费心费力。

而且在工具方面也是做到极致。

这是什么工匠精神?!

太敬业了!

本来。

研究员们还因为林阳说“还有更好的”而心生不屑。

心想一个农家乐老板,不好好研究食材。

劲吹牛逼。

结果。

在林阳的一番话之后。

所有人都认识到自己错了,错得离谱。

养猪用顶级无人机,钓鱼用t40碳纤维鱼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单是这股精神就让人感动!

而且这条生产线出来的碳纤维就一定能符合军用标准!

也就是说,完全可以直接买下,搬回去直接使用!

这无形就节省了起码半年的时间成本。

张远致也意识到了这点。

随即双眼爆发出精光。

“林老板,你这个生产线年产量能达到多少?”

战斗机不比鱼竿,需要大量的碳纤维。

而且华夏已经被卡脖子四十年。

这次找到碳纤维,一定会要求大量生产。

就怕林阳这边的产量不够。

张远致拿出金卡,里面有着专利费的十亿。

同时他还补充道: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星半点,如果你产能上有困难的话,我们可以给予资金和人员上的帮助。”

张远致身后的众人也点点头。

在这里工作,一定能学到很多东西!

而林阳则是暗中倒吸一口凉气。

“那你们需要多少?”

闻言,一行人迅速拿起手机计算。

半分钟后,

张远致答道。

“起码一年两万吨!”

林阳面露难色。

张远致心中叹息一声。

对于一个农家乐来说,一年两万吨确实太勉强了。

可如果低于这个量,是无法保障战斗机的持续生产的。

总之,无论如何都要这个数量。

那只能帮助林阳进行扩产了,

想必上头那些领导看到有希望,一定会大力进行资金和人员的帮助的。

只是时间又要拖一拖了。

“林阳,你也别觉得不好意思,你帮我们的,已经够多了。”

张远致安慰道。

不想林阳轻轻摇了摇头。

“不是这样的,”

“我整个t40生产线运转下来,一年产量能有三万吨。”

“而你们只要两万吨,那我还得缩减产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