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户部眼红了

言罢,即便李安如此劝阻,仍有许多百姓固执地将礼物递向士兵。士兵们只好一边维持队伍行进,一边面带笑容婉拒。

“大娘,我真不能收啊。拿了您的东西,我会受罚的。再说了,我这儿什么都不缺,您瞧,怀里还有肉干呢。”

言及此,那士兵竟从怀中掏出了大块肉干,这一幕令大娘惊诧不已,没想到这等佳肴竟随身携带,难怪他对这些礼物不屑一顾。她下意识地认为,这肉干一定是战场上的战利品。

正当她思绪飘远,忽然手上传来重量,低头一望,只见士兵已将肉干塞入她手中:“大娘,我这肉干多得很,这块您拿回去给孩子补身子。”

语毕,士兵大步向前,迅速消失在众人视线之外。队伍继续前进,相似的情景屡屡上演,民众的双眼逐渐湿润,凝视着这支队伍,心底涌起前所未有的敬仰。

今日这场仪式,抛开感动与泪水不谈,其核心乃是以献俘彰显大梁国威,展现军队的雄壮。这样的展示,无疑放大了战役的辉煌,让所有百姓,所有文武官员亲历大梁军的风采和战功。

李安一声令下,伴随震天响的锣鼓,队伍一分为二,宛如标杆般笔直矗立于道路两侧。身着飞鱼服,腰挎绣春刀,怀抱南山军独有的火铳,英气勃发,引得四周赞叹连连。

他们如同挺拔的迎客松,为队伍开辟出一条通途。紧接着,一支骑兵部队首先进入视线,缓缓行进至中央。

梁青云自仪式启动之时便立于城墙上,文武群臣亦是如此。而城墙内外,百姓与小官员围聚观礼,注视着一切。

李安手一挥,骑兵加速,占据中央位置。他暗自摇头,这情景如同后世阅兵,有种难以言喻的激昂情绪。无论如何,今日他是这历史篇章的主角,怎能不心潮澎湃?

随着这队列的步伐渐显,百姓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于此,

当目睹这雄壮威猛的队伍时,无一例外地爆发出阵阵喝彩。这支部队,威武至极,

特别是那些骑兵,胯下坐骑皆为枣红骏马,行列间透露出一种非凡的统一和谐。

更令人瞩目的是,当他们寻到定位,领头者猛地挥手示意,

紧接着,士兵们将手中的火铳高举过顶,整齐划一地扣动扳机。

刹那间,砰砰砰的轰鸣如潮水般连绵起伏,回荡在每个人耳边,

这一幕不仅令群众震撼,就连梁青云也是首次目睹火铳同发的壮观,而文武百官更是惊惧得身躯一凛。

当然,这只是仪式用的火铳,填装的是烟火而非实弹,

枪口以碎布堵塞,保证了巨响而不具伤害性,

此举出自李安的特别要求,事先已周密安排,以确保安全,

梁青云对此早有知晓,并默许了这一切,亦提前与其他同僚沟通,其中就包括刘老将军等一干人等。

故而,枪声虽震人心魄,官员们更多感到的是对军队实力的震撼,而非恐惧。

相比之下,那些先前忠于六王爷及赵丞相的大臣们因未事先知情,

在突如其来的枪声中,无不瑟瑟发抖,有的年轻胆小者甚至被吓得失禁。

这一幕,恰是梁青云与李安预先筹谋的策略,意在展示真正的权威与强大的军事力量。

事实证明,此番展示的效果远超预期,

枪声甫落,队伍迅速将火铳横置胸前,朝向城头上的梁青云致以庄严的注目,

领队高呼:“南山军骑兵,整装待阅,请陛下检阅!”

话音刚落,整齐划一的口号如雷鸣般回响在半空,震撼了整个城前,

“吾皇万岁!大梁国万岁!”

这两句响彻云霄的誓言,让梁青云热血沸腾,手不由自主地抚上城垛。

不仅是她,所有与其并肩的大臣都情绪高涨,热泪盈眶,老臣们更是哽咽低语,

“十年了,臣等了整整十年,终于见证了陛下的崛起。

先皇在天有灵,定会欣慰于陛下重振先帝风采。”

而在城墙一隅,一位黑衣人目睹此景,默默颔首,低声自语,

“呵呵,你的确超出了我的预想。我真想知道,你的未来能达到何种高度。”

言毕,黑影一闪而逝,仿佛从未存在。

此刻,随着骑兵过后,一方队列以整齐的步伐步入场中,

每一步落脚,只有干脆利落的啪啪声回荡,如同一人行进,队伍的默契令人咋舌。

那震撼心灵的节奏,竟让观者的脉搏随之跳动。

当队列行至城墙下,领头者高声宣布:“南山军步兵,集合完毕,请陛下检阅。”

底下士兵随之呼应,齐刷刷地侧目向上,梁青云所在的方向,

他们举起手臂,献上了最标准的南山军礼,场面同样激荡人心,令人难以忘怀。

综上所述,这次的月兵活动几乎是前所未有,开创了历史的新篇章。

一列列南山区的士兵们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给予在场众人极大的震撼。而这仅是序幕,预示着更为精彩的后续。

随着方阵逐一经过,紧接而来的环节更是令人心跳加速,屏息以待。

正当此时,远方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辆辆装饰华美的马车疾驰而来,引人注目。

马车上,箱箱金银珠宝与各式奇珍异宝展露无疑,光芒四射,令围观的人群不由自主地倒吸一口冷气。即便是那些平日里见多识广的贪官污吏,面对如此海量的财富也震惊不已——他们何曾目睹过如此丰盛的宝藏?与自己家中私藏的财物相比,这简直就是天文数字,震撼之情难以言表。

至于普通百姓,他们平生更是难得一见这般壮观景象,就连那些惯于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都为之瞠目结舌,更不用提寻常百姓了。人们望着眼前的财宝,不禁垂涎三尺,心中的贪婪和惊奇交织在一起。

在这震撼的人群中,还有一位官员同样难以置信,那便是户部尚书本人。按理说,作为掌管国家财政的高官,他应早已对各类珍宝司空见惯。然而,大梁国多年来的拮据,使得国库中的银两与现在展示的相比,不及其半。这突如其来的巨额财富,怎能不让所有人心潮澎湃?

户部上下,无论职位高低,无不瞠目结舌。天哪,这一战究竟带来了多大的收益?竟然超过了大梁国国库多年积累的银两总和,真真切切地证明了此战不仅在军事上的完胜,更是在经济上的一次巨大丰收。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