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不得人心

第204章 不得人心

周默既已决定通过散布谣言的方式疏散群众,根本不用催促,京兆大族们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行动。

在长安蜀军的骑兵掩护之下,他们迅速派人出城,向周边各地散布消息。

京兆大族都非等闲之辈,家家都有着强大的人脉网络。长安周边各县自县令长以下的各级官员,乃至乡长,亭长,不是他们的亲戚,就是他们的门生。

即便少数外地官员,也早就被京兆大族们送上了大量的贿赂收买,几顿酒宴的功夫,便打成一片,成了“自己人”。

其中尤以京兆杜氏能量最为强大,在关中这片土地上,听到杜氏的名字,任谁都得给三分薄面。

于是,在曹真正式的迁民令刚刚抵达长安北部的魏军大营的时候,关于魏军“迁民屯田,实为农奴”的谣言,已经如同星火燎原,散布到了渭水沿线的每个角落。

“誓死不当屯田奴”的口号,响彻八百里秦川。

正值寒冬腊月,百姓们大都蜗居家中避寒,没有农事可以牵挂,曹魏要抓人当农奴的谣言一经传开,百姓们便扶老携幼,仅带着少量干粮和铺盖卷,出发前往偏僻的乡间山村避难。有亲戚的寻亲戚,没亲戚的也都三五成团,互相有个照应。

当曹魏负责迁民的士兵赶到各个县城的时候,各县城已经是空空如也,平日里热闹的集市上,也只看到仓促撤离之后留下的一地狼藉。

士兵们强行入户搜查,却只有一些驼背拄拐,老到没牙的老头子、老太婆来开门,顶多带着几个牙牙学步的小婴孩儿。

迁民也是有成本的,这些老弱病残,你折腾他们又能得到什么?

轰轰烈烈的迁民行动,持续了七八日,各将军手上都有任务指标,他们害怕完不成任务受罚,于是将一些不那么老的,或者残疾的,智障的也都统统带走充数。

一时间,闹得各地鸡飞狗跳,人心惶惶,更坐实了曹魏拉人是去当农奴,死了充作肥料的谣言。否则抓这些老家伙们,能做什么?

魏军也不是傻子,知道青壮年都躲了起来,于是分成小股部队,深入乡间山村,到处搜捕。

少数不走运的人,还是被抓到了。但魏军时间有限,乡村却遍布关中,匆忙之间,他们又能前往几个乡村?于是大部分人,还是幸运地躲过了这场劫难。

曹真大军一路稳健撤退,等到达长安大营,便召集各地负责迁民的将军前来汇报。

一听之下,却是大失所望。

曹真本以为至少能迁四五万口,但统计各部汇报上来的人数后,竟连一万口都没有凑足。

而这其中还有大量凑数的老弱病残,将军们故意隐瞒,是曹真所不知道的。

“为何只有这些人?”曹真不解道,“关中富庶之地,即便时间仓促,也不至于就这么点人吧?”

“大将军,不是我们不卖力,只是各大县乡空空如也,实在无人可迁啊。”

“这是为何?”

“听闻乡里流传谣言,说我们大魏迁民,名为屯田客,实为农奴,还编了什么口号,说曹魏屯田,敲骨吸髓,誓死不当屯田奴。那些乡间愚民们不明就里,听信了这些谣言,纷纷都跑到乡下避难去了,所以才迁不到人啊。”

“这帮愚民,真是蠢如牛马。我们能有什么办法?”

曹真道:“看来,这谣言一定是蜀军放出的。诸葛亮真乃奇才,处处都能先人一步啊。”

杜袭却道:“大将军,实情未必如此。若真是蜀军放出谣言,那也太快了吧?毕竟各县城名义上还在我们的控制之下,蜀军也就长安有两三千骑兵能够出城,就是插上翅膀,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便将谣言传遍关中各地啊。”

“那么,军师以为实情如何?”

杜袭想了想道:“依我之见,是我们的迁民令,触动了京兆大族的利益,他们已经集体倒戈了。因为,只有这些大族联手,才有能力将谣言以如此之快的速度,散布到如此之广大的范围之内啊。”

“军师所言极是。”曹真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长叹道:“自武皇帝在潼关大胜马超,我曹氏已经在关中经营了十五年之久,这才败了一场,就已经不得人心至此了吗?实在令人心寒啊。”

杜袭欲言又止道:“吾有一言,可能会对大将军稍有不敬,不知当讲不当讲。”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军师但说无妨。”

杜袭道:“我大魏立国之基,武靠谯沛宗室,文靠颍川士族。大将军乃武皇帝之子,属于前者,而我杜袭出身颍川定陵县,属于后者。再比如东线扬州战区,大司马(曹休)属于前者,其军师赵伯然(赵俨)乃是颍川阳翟人,属于后者。”

“至于洛阳朝中,出身颍川的官吏,更是数不胜数。颍川士族,地位超然于其他州郡的士族之上,这是公认的事实。因为颍川士族,早在初平、兴平年间,便在荀文若的带领之下归附了武皇帝,地位自然不可与后来者相比。”

“而之后武皇帝剿灭吕布袁术,荡平中原,灭袁绍而平河北,收张绣而得南阳,这些地方的士族,都可称得上是第二等。而关中归附我国最晚,此时我朝中官场格局已然稳固,关中陇西士族即便再有才华,也只能位居末席。”

“文皇帝即位之后,更是推行九品中正选官制度,关中陇西士族,因为出身的原因,多被评为中品甚至下品,地位更逊。杜伯侯(杜畿)京兆人望,张德容(张既)功勋赫赫,爵位不过亭侯,而我杜袭论能力,论功劳,都不如二位,却已经受封平阳乡侯。”

“杜伯侯之子(杜恕),已经年过三十,至今却尚为白身,不愿出仕。又闻陇西天水郡参军姜伯约叛魏投蜀,也是因为其出身边郡的原因,品评为下品,仕途无望,这才选择了投靠蜀国以博取功名。”

杜袭长叹一口气道:“同在朝中为官,却因为出身边郡,便总是低人一等,如何能没有怨言?不用说经营十五年了,就是经营三十年,五十年,又有何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